业界> 正文

2023年达州市通川区力争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8600户

2023-04-04 09:46:11 来源:四川经济网

四川经济网达州讯 (记者 赵权军)日前,记者从达州市通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,通川区今年全面实施“技改升级、主体培育、提质创优”三大行动,力争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8600户、个转企330家、升规入统43家、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企业10家以上目标。

近两年,通川区先后出台“民营经济23条”等30余份政策文件,组建“金融顾问团”,全力以赴助企纾困,“真金白银”兑现奖补资金超2亿元,减税降费9.6亿元,助企融资45.7亿元,为企业注入更多金融“活水”。


(资料图片)

像这样采用好的政策招商,吸引外地民营企业家投资通川、兴业通川的效果显著。通川区经合和外事局人员统计,近3年来,通川全区被纳入省级平台签约项目29个、总投资121亿元。2022年,通川区民营市场主体达5万家,实现增加值250亿元,占GDP比重64%,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96%。

通川区工业园区企业生产车间

企业长足发展离不开好政策支持,如何抓好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落实?

去年,通川区为企业发放“政策”明白卡4.2万份,点对点派驻“企业秘书”730名,清单化解决困难问题1500余个。不仅如此,通川区相关部门坚持每月召开工作联席会,每季召开企业家座谈会,让企业家有困难当面办,有需求当面提。

通川区工业园区内民营企业“川汉子”的生产车间

通川区全面推行“证照分离”,将涉企的行政审批时限全流程压减一半,企业开办时间缩减至“0.5个工作日”。司法行政部门清理市场禁设文件,制定政企交往“两面清单”,构建亲清政商关系。最令企业家放心,敢放开手脚干事的政策——采取“特事特办”措施,即坚持柔性执法,实行“首违不罚”,让监管执法更有温度。

通川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营造优质、公平、公开的营商环境,仅去年审结民营企业诉讼案件3336件,执行到位金额6.93亿元,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30万元。

位于通川区工业园区内的四川三圣宫食品公司生产车间,工人们正加班生产完成订单

企业若要长远发展需“领路人”,通川区敏锐察觉到企业这一需求,就新建民企党组织3个,选优配强民营企业党组织书记42名。同时,通川区还开展民营企业雁阵培育计划,支持清泉食品等5家企业在天府(四川)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。

下一步,通川区将修订完善“23条措施”,加大助企纾困力度,落实好金融、税收、奖补等各项惠企政策,力争企业融资增长30%以上。该区还将完善“领导挂包、秘书解难、一企一策”等针对企业的服务机制,破解企业发展障碍,全面实施“技改升级、主体培育、提质创优”三大行动,力争完成新增市场主体8600户、个转企330家、升规入统43家、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企业10家以上目标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  • 资讯
  • 业界
  • 行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