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俗话说“十胃九病”,虽然有些夸张,但现如今胃病人群的确越来越多。据世卫组织统计,我国胃病的发生率高达85%,且呈年轻化趋势,而主因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不良习惯。习惯,尤其要避开伤胃的饮食和习惯。
1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4类食物易伤胃
胃负责对食物进行消化,因而吃什么样的食物对胃部健康很有影响,尤其是以下这些容易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,更要少吃。
1
高盐食物
包括腌菜、咸鱼、腊肉、火腿等高盐饮食可延长胃的排空时间,从而会加重肠胃病患者消化不良、嗳气、腹胀等不适症状;还可以直接破坏胃黏膜、减少胃酸分泌,抑制前列腺素E2合成,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难以愈合。胃黏膜一旦被反复破坏,就有可能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发生,从而引起肠上皮化生、异型增生,以及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。
2
高油脂食物
如油炸食品、烧烤、肥肉等需要更长的消化时间,长时间停留在胃中会促进胃液大量分泌,进而导致胃酸水平升高,对胃黏膜造成刺激,增加胃炎、胃溃疡等的发生率。
3
太多粗粮
很多人觉得吃粗粮好,就顿顿吃,殊不知当大量的粗粮进入胃部,胃液增多,会使胃过于饱胀。此时,胃液反复冲刷食管、贲门,容易形成创面,若久久不愈,则会导致各种胃部疾病。
按照健康标准,每天成年人需要摄入的 膳食纤维含量为25g~30g。也就是说,每天食用100g左右的粗粮即可。而对于一些老年人及胃动力不足等人群,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调节饮食,不要一味地只参考数据。
4
过烫的食物
天冷了,有些人感觉饭菜只有趁着热乎劲吃才更好吃,所以等饭盛好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动嘴巴了。但胃黏膜很娇嫩,只能耐受40℃的温度,一旦超过,容易造成充血、水肿、蛋白变性,长期如此,更是会增加炎症、癌症等风险。
2
错误的进食习惯让胃雪上加霜
不良饮食本身会对胃造成损伤,而你的进食方式可能会让伤害叠加!
1
吃太快
有些人性子急,或者工作忙,吃饭都是狼吞虎咽的。这一方面会导致因咀嚼过少而增加的肠胃负担,引起消化不良;另一方面,进食过快,吃饱的信号来不及传达到大脑,等感觉吃饱的时候往往已经吃撑了,也不利于胃健康。
2
边走边吃
食物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“支持”,如果边走边吃,血液大量分给运动,就容易影响消化功能,造成消化不良。
3
不按时吃
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的生活习惯,有助于让胃的运动起搏细胞、胃酸分泌也都形成规律,使胃功能更协调。而饥一顿饱一顿,则容易扰乱胃肠消化的生物钟,导致胃酸分泌紊乱,当胃里没有食物与胃酸中和,过多的胃酸就会腐蚀胃黏膜,导致损伤。尤其是晚饭吃得太晚,与睡觉时间距离很近,本该休息的肠胃却需要继续“加班”,会影响黏膜修复,时间久了,容易导致消化不良、胃肠动力减弱、胃炎等疾病。
4
共餐不使用公筷公勺
这一饮食习惯容易造成幽门螺杆菌传染,其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毒素,破坏胃黏膜,不仅可以引发胃黏膜轻度炎症,还会使胃癌风险升高4~6倍!
中餐大部分还是共餐形式,但使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,实行分餐制,文明用餐可以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。
3
两种方法“保胃”
1
改善饮食结构
首先要保证食物种类尽可能丰富,每周食用25种以上食物,使营养更全面。
番茄、卷心菜等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C,能保护胃黏膜;圆白菜、西兰花、莴苣等食物中的维生素U,能促进黏膜修复;紫甘蓝、胡萝卜等食物中的抗氧化剂,能帮助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。
2
定期检查
无论有无不适,40岁以上人群都建议做一次胃镜,有长期饮食习惯差、胃癌家族史、胃炎胃溃疡病史等高危人群,更要注重体检。
来源:CCTV回家吃饭、人民网、百度、网络综合等
责编:芦佳丽
排版:芦佳丽
图片设计:李少普
审核:王海鹏
终审:范永伟
声明: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关键词: 伤胃饮食要避开
品牌